2024年4月21日托福考情回顧:聽力據(jù)說很難
時間:2024-04-24
來源:網(wǎng)絡
作者:未知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參加4月21日托福考試,根據(jù)參加考試的考生反饋,該場托福考試的難度還是有的,特別是聽力部分與以往幾場考試相比,難度增加不少,另外聽力和寫作部分都出現(xiàn)了舊題和1月份的舊題型,大家需要關注。
Conversation:
1. graduate study
2.圖書館借書續(xù)期
3.戲劇系選擇新劇
4.細菌
5.深海動物
Lecture:
NO.1 “木版印刷”(woodblock printing)
木版印刷是一種將圖像反向雕刻在木板上,然后涂上墨水并壓印在紙張或其他材料上的技術。中國的木版印刷術可以追溯到唐代(公元618-907年),最初用于印刷佛教經(jīng)文和圖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技術逐漸用于制作書籍、年畫、紙幣和各種文獻。
木版印刷技術在公元8世紀左右傳到了西亞,對那里的藝術和文化傳播產(chǎn)生了影響,促進了文化和宗教思想的交流。后來木版印刷技術也傳到了日本,在那里它經(jīng)歷了創(chuàng)新和本土化。日本藝術家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改進,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浮世繪”(Ukiyo-e)藝術風格。浮世繪是17世紀至19世紀期間流行于日本的一種藝術形式,以描繪日常生活場景、流行演員、美女和戲劇場面而聞名。這種風格的印刷品以其精美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和獨特的審美而受到國際認可。
NO.2美國淘金熱與藝術運動
1849年淘金熱的爆發(fā)使得舊金山迅速成為了一個人口激增的城市,吸引了超過50,000人前來嘗試自己的運氣。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開始蓬勃發(fā)展,記錄了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和文化面貌。
Charles Nahl是一位在淘金熱時期轉(zhuǎn)行成為畫家的藝術家,他原本希望能夠在金礦中發(fā)財,但最終選擇了藝術作為自己的職業(yè)。Nahl的作品,以及同時期的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成為了淘金時代(Gold Rush Era)最著名的藝術之一。這些藝術家大多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藝術訓練,但他們的作品以其真實性和生動性,記錄了當時的日常生活場景,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源。
這些藝術作品不僅記錄了淘金技術的發(fā)展,如從原始的淘金盤到更為復雜的水力采礦技術,還反映了加州景觀的劇烈改變。隨著淘金熱的推進,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改道,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采礦需求。藝術家們用畫筆捕捉了這些變化,使得我們今天能夠直觀地了解到那個時代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這些作品也揭示了當時社會對淘金熱的理想化情感。許多畫作展現(xiàn)了淘金者們樂觀、勇敢的形象,以及他們對于未來的憧憬和夢想。這種樂觀主義和對“美國夢”的追求,成為了淘金熱時期藝術作品的一個顯著特點。此外,這些藝術作品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多元文化。淘金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包括歐洲移民、拉丁美洲人、亞洲人等,他們帶來了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方式。藝術家們捕捉了這些多元文化的交融,展現(xiàn)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多樣性的社會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