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閱讀考25分難嗎?這幾點技巧要掌握
時間:2020-07-22
來源:網絡
作者:無
首先,我們先看下這個問題:做托福閱讀,到底是先看文章還是先做題?
我們不感性選擇,先計算一下。一篇文章650-750個字,取中間值700個字。20min的做題時間,如果平均一道題一分鐘的話,剩下去閱讀文章和做最后一道題就只剩下7分鐘。
所以,在做閱讀時有一個7+13的概念,即13道題每道題一分鐘,7分鐘用來看文章和做最后一道題。另外,700除以7,就需要100個字每分鐘的閱讀速度。
如果能達到這個速度,就先看題再看文章。
但我們為了在考場的有限時間里保證高效、高正確率就不能再用這個方法。而需要能達到150字每分鐘(這也是最好的速度),先看完文章再做題。甚至可以看完文章就做最后一題,再回頭做前面的題。
注意:用這個速度看完的同時要保證看懂了文章,不是為了看完卻不知道講了些什么。所以,此次的閱讀方法更適合閱讀進階、獲取25+以上分數的同學。
“小伙伴們發現這是以托福改革前的14道題來計算的,改革后是否還適用?當然。改革后題量和時間都相應縮短,難度是沒有變化的,所以仍然可用這套方法?!?/span>
這樣熟練的閱讀全文的方式,是一種閱讀能力,也能通過訓練達成。用掃讀文章框架和視譯兩個部分來讀懂文章,以下是詳細說明:
1、掃讀文章框架
建議時間是15-30秒,如果達不到,那這就是練習的目標。這和閱讀能力是沒有關系的,只要去積累,有意識地看、練習、寫,就能找出文中一些是結構、框架的關鍵詞,也就找到了文章的表述模式。
2、視譯
讀文章框架的時候,是沒有讀內容的。視譯,就是讀內容,即讀一句話的時候,帶著文章的框架,把這句話看懂,一直到看完全文。平時訓練,可以花1小時看1篇文章,邊看邊口頭說出這句話的意思,不要在意任何語法、結構是否正確,只要自己明白是講的什么內容即可。
對于視譯,小伙伴們自行做翻譯訓練積累就可以了,注意哦,閱讀力的提升至少要有20篇文章的訓練量。至于如何讀文章框架,這里我們朗思教育托福培訓班老師以一篇歷史題材型文章帶著大家一塊讀。
1、看見題目,做預判。預想:首先這篇文章得把西遷說清楚;其次,說的是什么西遷,人還是動物,對文章有所期待。這樣,在讀文章的時候就充分調動了你的主動性。
2、遇到單一概念的題目,比如這里的Westward Migration,或者Groundwater,文章第一段一定會解釋題目,即下定義,給出背景。ETS總會把陌生的概念講清楚,因為這不是托福的考點。
我們很順利的發現第一句話is后面就是西遷的定義了,所以劃出"is"為關鍵詞。
3、歷史題材型文章,就一定會存在時間點。劃出時間點,整個段落的結構就很清晰了,所以以下after1815,during periods when,1817,1830,1840,1820就是關鍵詞了。
延伸:ETS的歷史類文章特別喜歡考1815年前后的年份,因為1815年是手工業轉到工業的一個節點,所以小伙伴們可以去多關注這個時間點的歷史。
4、開頭why這個詞,一直到這句話以“?”結束,就是why引出的起因。同時也表明接下來會講這個事情的經過、結果。延伸:因為托福閱讀中,只要提出了問題,就一定會在文中解答這個問題,同時也是聽力中呈現的規律。
我們依次看為什么標紅的詞是屬于框架的關鍵詞:
因為charactic所在的整句話是一個總結性的句子,意在說明特征;
因為EuropeanAmerican形成了一個對比,就要說明兩者的不同之處;
因為moreoverhowevers a result,是一個個引導的結構詞。
延伸:我們可以把這些結構關鍵詞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使上下文邏輯更清晰。
5、關鍵詞是attractions,整段文章都在講吸引力。
6、關鍵詞是transportation,整段文章都在講交通。
7、關鍵詞 two other developments,將P5和P4聯系起來,繼續深入講交通。然后,first 和 next兩個關鍵詞分別講2個development的內容。
到這里這篇文章的關鍵詞就鎖定完了,我們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整體內容和每段內容都在講了些什么。
在這里我們朗思教育托福培訓班老師想對大家說的是,知道怎么讀框架結構只是個開始,小伙伴們平時還需大量閱讀才能快速摸清托福文章的表述模式。更重要的是,一邊認清文章框架的同時,一邊進行視譯,這樣你才能高效率的看完文章。
